Search

在國民身分證背面還有「籍貫」的年代,我的籍貫曾經是苗栗縣後龍鎮。2013年7月,苗栗縣政府強拆大埔張...

  • Share this:

在國民身分證背面還有「籍貫」的年代,我的籍貫曾經是苗栗縣後龍鎮。2013年7月,苗栗縣政府強拆大埔張藥房,那個夏天夜晚,我隨著學生們的腳步一同包圍內政部,我們一起喊著「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的口號,因為我們嚥不下苗栗縣政府趁著北上陳情時刻,「闖空門」強拆的惡霸行徑。在那個悶熱的夜晚,身為一名關心公共議題的律師,我和朋友們心裡都想知道,面對蠻橫無理的行政機關,我們還能夠為這塊土地做些什麼?

最近許多長期為環境議題奮鬥的朋友們,紛紛傳來訊息關心。許多人擔憂我的家庭背景,會不會影響我對環境政策的選擇。我清楚地告訴他們:我的背景並不會成為我的困擾與阻礙。近年來,台灣企業紛紛開始重視企業社會責任,也提供資源投身公益。我一直認為,一個理想的企業應該是與環境和土地共生、共存的企業,因為一旦我們為了短期的經濟利益破壞賴以維生的土地,我們留給下一代的台灣,將是一片殘破污染的地貌,我無法接受我的孩子必須被迫接受這樣的未來。

有許多人說,如果產業不發展,人民就沒飯吃。然而,台灣地小人稠,如果土地與環境被污染,我們就沒有乾淨的地方可以住,沒有乾淨的農產品可以吃。當前高科技產業污染台灣環境,這是一個事實,我們除了要求企業應當自律、勇於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外,我們也觀察到政府的制度會左右企業發展的選擇。許多企業跟隨政府訂定的遊戲規則投資,所以我們要問的是:未來環評的標準要怎麼設定,才能夠讓下一代有個乾淨美好的台灣?

雖然我不是環境運動的長期工作者,但自從宣布參選以來,我便開始向許多長期投入環保運動的夥伴請益。我很贊同未來環評標準,應該更加重視在地居民的健康權。具體而言,我主張政府應該透過修改「健康風險評估技術規範」,確實地評估企業的設廠行為究竟會對在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什麼負面影響。每個投資案裡,在地居民、產業、政府之間的三角關係,應取得適當的平衡,重視在地居民與土地與環境的連結,不能放任政府成為財團的打手,或是假借企業投資的名義,卻謀取不當利益。

為了永續經營台灣,我也期待企業投資前應與在地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取得在地居民的信任,在互利的基礎上與居民達成投資方式的共識和監督機制。

關心環境正義,光是心裡想或嘴裡說是不夠的,投入選舉正是我另一段學習的開始。我會持續請益,也感謝這些樂於協助我「補課」的朋友們的支持。

🌹持續監督李晏榕:http://tinyurl.com/pj6wftg🌹
🌹想和李晏榕面對面談政策與實踐嗎?加入我們吧:http://tinyurl.com/qdhjwmd🌹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民主進步黨發言人。 李晏榕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 現任台北律師公會性別平等委員會主委。 台灣╱法國律師、社工師。 前綠社盟台北市中山、北松山區立委候選人(2016)。
View all posts